上一篇文章是以我分享自身的經歷PMDD的症狀,希望能夠以我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幫助到更多的人。
回顧上一篇:妳有很嚴重的經前症候群(PMS)嗎?什麼是經前不悅症(PMDD)?
PMS/PMDD發生率
大約有 80% 的育齡婦女表示有經歷過一些經前症狀,30% 到 40% 的女性PMS 症狀需要治療,甚至3% 到 8% 的女性有PMDD的症狀 (Ryu & Kim, 2015)。一份印度的調查,調查了1087名女大學生,共有150名的女學生有中度至重度的PMS,39名學生有PMDD的症狀(Durairaj & Ramamurthi, 2019)。
PMS 和PMDD的病/生理學仍不清楚,但症狀與卵巢性類固醇(ovarian sex steroids)的波動有關。症狀嚴重的女性似乎對卵巢性類固醇(ovarian sex steroids)的正常暴露或減少都很敏感。因此,卵巢循環功能會在大腦和身體中引發一系列反映,對女性造成負面的影響(Appleton, 2018)。
PMDD症狀
經前不悅症 (PMDD) 的特徵是在黃體後期出現明顯的情緒、身體和行為困擾,在月經開始後緩解(Beddig et al., 2019)。如果妳有符合以下表格的症狀,或者症狀已經影響到妳了,或許妳該到婦產科或是身心科門診請醫師尋求協助。
經前不悅症 (PMDD) 的診斷標準
出現症狀的時間在大部分的月經週期中,至少出現5種症狀 月經開始前一周出現,月經開始後幾天症狀改善或消失 |
症狀存在以下1種或多種症狀:
與上述標準中的症狀結合時,必須存在以下1種症狀
|
嚴重性症狀對工作、日常社交活動帶來影響 |
疾病的確認至少 2 個月經週期的每日評估來確認 |
翻譯自(Reid, 2017):Adapted from: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: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, 5th edition. Washington D.C.2013
治療方式
1.擁有好的生活習慣(多運動、健康飲食、避免茶菸酒咖啡等)
2.中樞神經系統藥物(SSRI/SNRI)(抗焦慮、抗憂鬱藥物等)
3.荷爾蒙治療(口服避孕藥、Danazol、手術切除卵巢等)
(Hofmeister & Bodden, 2016)
治療經前不悅症心得
查了很多paper以及和朋友、醫師討論後,最後我選擇使用了避孕藥的治療方式,因為以疾病治療的角度來看沒有排卵等於是沒有週期性的情緒。
一開始的治療也不是非常的順利,避孕藥帶來的副作用造成了身體其他的不舒服症狀,例如噁心、全身性乾燥、更加憂鬱等,避孕藥的副作用每一個款或每一個人使用後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(藥物相關的作用、簡介就不在此文章描寫)。
然而經過這4個月的治療後,試了將近4款的避孕藥後我工作效率更高,並且心裡有種難以言喻的平靜感,朋友們也表示我更樂觀、快樂,心情也更穩定了,對自我的控制感更高了。
(使用藥物前請記得需要經過醫師的診斷、評估以及指導,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使用避孕藥治療PMDD。)
1.悅姿(YAZ)
(圖片來源:google)
我使用的第一款藥物,為第四代的避孕藥物(目前最新),悅姿(YAZ)是經過美國FDA認證用來治療PMDD第一線核可的藥物,目前最多篇研究結果證實為有效的避孕藥物(Kim et al., 2015; Lopez et al., 2012; Marr et al., 2011),其他的避孕藥目前沒有非常多的文獻支持。
然而很不幸的是,我吃到第2顆就引發了過敏反應,全身發癢、噁心、甚至是眼睛和下肢水腫,也因此這款藥物我停止服用了,另外與YAZ相似的藥物成分Yasmin我也沒有嚐試。
2.黛麗安Diane-35
(圖片來源:google)
這款唯一的優點是吃完後我的皮膚開始產生驚人的改變,原本是混和性的肌膚,臉部的T字部位不出油,吃完藥後皮膚開始明顯的改善,痘痘開始減少,然而缺點是讓我全身非常的乾澀,陰道產生乾癢、乾澀的情形、完全無性慾並且有些許的煩躁感,還有出現無法控制的噁心感(一整天平均乾嘔4-5次)並且經期變長,情緒方面有比較穩定但是沒有到非常明顯,甚至在經期開始後有種情緒反彈的感覺,經期時情緒非常地憂鬱和疲憊。
3.祈麗安
(圖片來源:google)
這款是目前我自己吃下來副作用最低的避孕藥物,除了皮膚的膚況改善外,情緒也有明顯的變化,也沒有噁心、或是過度乾澀的情況,陰道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濕潤度,但在經期開始後會出現偏頭痛的情況。
藥師表示多數人服用後,有少部分的人可能會食慾變好、易肥胖的情況。
經過多款的嚐試和評估後,這款是我最後選擇服用的藥物。
4.玫麗安
(圖片來源:google)
這款的藥物我也並未把整個週期服用完,因為副作用讓我情緒更加的憂鬱,因此在吃到第4顆之後我也選擇停止服用。
希望我的講解以及治療的心得能夠幫助到妳啦!最後也要記得,任何的藥物服用或是身體的狀況有異常的情形,請記得找尋醫師諮詢以及評估治療喔!
最後,謹以此文紀念我的朋友佐佐。謝謝你,因為遇見你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好。
Reference
Appleton, S. M. (2018). Premenstrual syndrome: evidence-based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.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, 61(1), 52-61.
Beddig, T., Reinhard, I., & Kuehner, C. (2019). Stress, mood, and cortisol during daily life in women with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(PMDD).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, 109, 104372. https://doi.org/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syneuen.2019.104372
Durairaj, A., & Ramamurthi, R. (2019). Prevalence, pattern and predictors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(PMS) and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(PMDD) among college girls. New Indian J OBGYN, 5(2), 93-98.
Hofmeister, S., & Bodden, S. (2016).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. Am Fam Physician, 94(3), 236-240.
Kim, N., Yoo, H.-N., Hyun, H. S., Lee, D.-Y., Yoon, B.-K., & Choi, D.-S. (2015).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24-day regimen of drospirenone-containing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in Korean women. Obstetrics & gynecology science, 58(5), 397-400.
Lopez, L. M., Kaptein, A. A., & Helmerhorst, F. M. (2012). Oral contraceptives containing drospirenone for premenstrual syndrome.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(2).
Marr, J., Heinemann, K., Kunz, M., & Rapkin, A. (2011). Ethinyl estradiol 20 μg/drospirenone 3 mg 24/4 oral contracep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women with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& Obstetrics, 113(2), 103-107.
Reid, R. L. (2017).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(formerly premenstrual syndrome). Endotext [Internet].
Ryu, A., & Kim, T. H. (2015). Premenstrual syndrome: A mini review. Maturitas, 82(4), 436-440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maturitas.2015.08.010